财政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财政与税收论文_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融通研究—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及评价

(一)基本模式

(二)基本评价

三、现有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基于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视角

(一)从管理内容看,绩效评价的是预算价值而非绩效,评价结果无法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标准和依据

(二)从管理主体看,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第三方机构间的绩效责任关系不明晰,无法形成工作合力,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绩效

(三)从管理方式看,绩效目标指标与预算主体的花钱行为效果存在逻辑失洽,无法形成预算绩效提升的实际性约束和有效性激励

四、理论辨析

(一)对绩效的内涵认识不清,绩效评价的标准不科学

(二)对实现绩效的方式方法思考不深,绩效评价提升预算绩效还缺乏有效抓手

(三)绩效评价工作还处于重视“绩”而忽视“效”的阶段,绩效评价对预算单位的激励约束功能还不够强

五、以绩效评价与预算的有机融通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绩效

(一)评价与管理有机融合,以绩效评价落实责任激发能动性进而提升预算单位的预算能力

(二)手段与目标有机融合,以绩效评价作为有效手段确保预算目标实现

(三)预算主体内在外在的融合,以绩效评价外在压力促使预算管理产生内在动力

文章摘要:我国预算绩效评价历经18年实践,探索形成了规范模式和系统方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但绩效评价表现为简单的线性思维,目标申报指标考核更多体现为与预算流程的同步和对资金使用进度的把控,并未影响和改变决定预算管理效能的责任能动性问题及实施手段的科学性问题,长期面临着重视目标却缺乏实现手段、强调指标打分却遭遇结果应用难题的困境。本文认为这一困境的出现与持续存在源于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在绩效预设和绩效生成上的逻辑失洽,如何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绩效,成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未来应坚持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方向,以预算主体的法定职责为逻辑起点,以"三融合"实现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融通,有效解决预算主体责任虚化、动力不足问题,构建起预算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格局,全面提升绩效评价工作效能,使预算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F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