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在中国财政学会民族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2

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 2400万各族人民对中央各部委特别是财政部及各兄弟省区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关心支持内蒙古的改革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充分体现了对内蒙古自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内蒙古概况,就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谈谈自己的认识。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1947年5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总面积 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 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 4221公里。全区共居住着 55个民族,总人口 2413.7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 433.5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

近年来,在国家和各兄弟省区的支持下,内蒙古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 7年居全国第1位。2008年,全区 GDP达 7761.8亿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6位和西部第2位,由全国后列进入了中列。人均 GDP达 4638美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全区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2700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4 433元,在全国的位次由 1978年的第19位前移至第9位;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 4656元,和湖北并列第14位。

内蒙古的发展,从客观方面来讲,总结为“三个有”:一是有基础。20世纪 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二是有优势。内蒙古地上和地下资源比较丰富,耕地面积、草原面积、森林面积都位居全国前列,已查明和预查的煤炭、稀土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区位优势显著,北面和俄罗斯、蒙古两个国家接壤,南面和 8个省毗邻,区域协作条件好;内蒙古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量大,加之内蒙古原属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三是有机遇。内蒙古这些年赶上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双重机遇,加上国家大力推进俄蒙合作战略的实施,都对内蒙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来内蒙古调研,他总结了内蒙古这几年发展快的三个主观原因:一是解放思想,创造了一个向全国开放的软、硬环境。2009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7500亿元,“十五”、“十一五”加起来共约为 3.5万亿元,其中70%的投资来自于招商引资。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三是干部的精神状态比较好,形成了一种争先恐后、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干部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的局面。

我国民族地区人口较少,仅占全国 10%左右,但土地面积占 60%以上,资源又非常丰富。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全国要全面实现小康,民族地区是重点、是难点。比如,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9位,但还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差 1000多元钱。怎样使民族地区发展起来,确实是一件大事情。当然,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应该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问题。西部大开发搞了 10年,应该说成就辉煌,令人瞩目,但不可否认,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出路就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无论在哪个地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都应该相差不多。要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靠财政来支撑,靠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尽管所生活的环境不同,资源的禀赋不同,但大家的积极性相同,如何能够更科学、更合理、更好地让大家共同沐浴祖国大家庭的阳光,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

二是设立主体功能区问题。主体功能区划分了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个区域,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初步认定,内蒙古没有优先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通过我们积极争取,在国家层面上争取呼包鄂地区设立为重点开发区。内蒙古有丰富的资源,怎么能够把这个地方更好地发展起来,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应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这也是发挥好主体功能的重要因素。

三是生态屏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来视察内蒙古时提出,内蒙古应该建设成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内蒙古的生态屏障是给北京、华北和其他广大地区做屏障。要想真正把生态屏障建起来,应该说任务非常艰巨,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比如,我们实施的退牧还草政策,把草原牧区的牲畜数量大大的缩减,实现草畜平衡,既保障牧民的收入不降低,又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草场。内蒙古有天然草场 13亿亩,必须加大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力度,大力推进“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搞好生态移民。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从牧区迁出去约 45万人。据测算,每迁出一个牧民,就能使 1平方公里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所以,在这方面国家应该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生态移民,把牧民从草原迁出来,然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仅实现了致富,也使生态得到了恢复。可见,“生态屏障”建设不是一个地区的事情,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奋斗之外,还需要国家多方面的支持。